在此恭喜廖裕弘同學參加宗岳門2014年12月的升段考試合格
這一次,在正式的考核下,大家就會發現,原來,在有壓力的情況下,
真實的身體動作,甚至是口試的問答,才是真正表現出到底自己的程度是如何!
那才是最真實的,會反應出心裡最真實的想法,然後表現在拳上,這就是老師們常說的,
學拳容易改拳難(難以改變心理的想法)
有時,甚至當事人自己都不知道
總之,大家自己多體察自己練拳時的想法和動作,共勉之...
宗岳門行健館是由宗岳門-唐靖老師所主持,館名取"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"之意
在要學習拳術之前,我們要先有懷疑的精神去檢驗這個拳術的拳理及拳法是否一致,會不會說是一套,用是另一套,另外,也需要考慮,到底值不值得自己花時間去學習.
之後開始學習之後,仍要不停的對自己發問,怎麼樣做到老師做得到的運用,單做動作,基本上,只要勤練,一個人練習動作很快就能練到看不出錯誤的,但當對待檢驗出錯誤的所在時,記住,一定要相信老師做得到,自己就能做得到,要適時的詢問為什麼老師可以輕易的做到摔打拿踢等動作,而自己做不到,這樣才能修正自己的觀念及動作,有時,觀念錯了就做不了對的動作.
而在未能學完整套理論前,自己一直摻雜其它武術的東西,是會影響自己學習進度的,甚至,會讓自己學不了太極拳.
學生千萬記住,拳術的世界中,博學是遠不如專精的,專精於一個拳術,看了別的拳術示範運用的手法,可以用自己拳術的原則原理去表現出同樣的示範,這就是逝去的武林中所說的,把別的拳串回來,但博學多家拳術,就要再花一翻苦功,去把原則原理及整套拳學回來,這種做法,是把自己當成拳術的字典來用,所有的東西都收進來,每家都練,試問,一個人一生有多少時間可以練?這樣分派到多個不同拳術上,時間剩多少?又能有什麼成就?學者不可不仔細思考啊!
這一次2014年世界太極拳比賽是在台北小巨蛋舉行,為了參觀,特地停課一次去參觀,第一個項目,帶隊打拳的據大會廣播,是一位高齡92的老前輩,看那拳架,真是下過苦功,而且勵行不倦,才能在此高齡的情況下,打的行雲流水般順暢,真是養身好功夫,我們有幸能在年輕接觸太極拳,大家都好福氣。
另外提醒就算有練習太極拳,仍需多注重身體保養,要是老年動刀開手術,那元氣一傷,就完全回不來了。